“四項世界紀錄”廬山站鋼結構健康監測
2023年5月24日,世界首例上跨鐵路繁忙干線超百米寬站房鋼結構組合體廬山站大型站房改造工程完成首次鋼結構頂推,標志著世界首例大型站改鋼結構跨線首次頂推完成,此次廬山站頂推一舉創造了站房改造工程跨線頂推施工中寬度之最、重量之最、面積之最、滑軌數量之最四項“世界紀錄”!
針對廬山站大型站房改造工程施工期和運營期的監測需求,我們2021年起與相關部門取得合作,研發并成功實施一套集BIM建模、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預警于一體的廬山站大型站房改造工程鋼結構健康監測平臺(下簡稱“廬山站鋼結構健康監測平臺”),全方位提高數據融合能力及風險預警能力,形成上下貫通、實時交互、運行高效的安全監測網絡,全面提升項目的綜合工程效益。
“廬山站鋼結構健康監測平臺”緊密貼合廬山站項目管理要求進行設計,主要包括:
01完善的自動化監測系統,對廬山站站房鋼結構進行實時監測,深入剖析鋼結構監測需求,最終形成功能完善、數據共享、人機交互友好的鋼結構健康監測平臺。
02通過三維虛擬仿真技術搭建BIM模型,實時模擬站點局部或整體鋼結構形態,對重點部位進行三維可視化動態操作,與監測數據進行實時聯動。
03長期對應力應變、水平位移、沉降、加速度等因素進行監測管理,多方數據匯集,實時數據展示,幫助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站點情況。
04平臺通過高精度數據底板,專業模型分析能力,結合三維可視化技術,實現站點鋼結構全生命周期的監測管理,真正做到專業化,智能化,可視化的站點鋼結構監測預警,輔助管理決策,為日常管理和應急預警提供核心業務支持。
廬山站鋼結構健康監測平臺
“廬山站鋼結構健康監測平臺”集數據匯集、數據共享、數據監測、測點管理、模型展示、模型管理、預報預警、文件中心、平臺管理于一體,各模塊緊密聯系、高效運行,為項目決策和指揮調度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實現多維度安全監測和項目監管。
BIM模型管理
平臺構建基于BIM的安全監測模型,通過三維虛擬仿真、形態模擬技術,實現站點鋼結構實際運行過程中的監控及預警。實時展示監測點位置及數據曲線。多模型統一管理,靈活操作,滿足不同管理需求。
數據監測
針對站點鋼結構安全,提供數據分析功能。通過自動化采集系統、人工采集系統、文件采集系統、第三方數據接入等進行數據匯集,容納海量數據并發;直觀顯示數據特征值、繪制過程曲線及統計報表,靈活適配項目需求。
報警管理
通過規范指標對監測點進行分析及預警值設置,支持實時數據預警和預報數據預警多模式預警服務,實時監測站點鋼結構運行情況,對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
文件中心
平臺可對數據報告及文件資料按不同目錄進行分類管理存儲,自動備份,避免丟失;并支持多種文件格式在線預覽、上傳及下載。
測點管理
智能導入測點資料,實時采集應力應變、水平位移、沉降、加速度以及其他相關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和預處理,預留與上級管理部門接口,與上級管理部門及指揮系統連接,為上級指揮提供依據。
用戶管理
平臺包含完善的鑒權及用戶管理系統,可按需建立用戶組,對賬號信息、權限進行管理,用戶操作可追溯,便于后續管理人員查看,確保數據安全與系統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