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術館新館鋼結構實時監測
近期,我們與江蘇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合作,對南京美術館鋼結構進行了實時監測。
南京美術館新館位于南京市江北區石佛大道與萬壽路交叉口西側,南至萬壽路,東臨石佛大道,西側與中央公園相接,占地面積3.52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約9.73萬平方米。建筑呈現不規則的回字形平面,回字形平面中部為中央大廳,主屋面標高31.8米,中央大廳部分屋面標高43.35米。
圖片來源于網絡
南京美術館新館工程地下兩層為框架結構,地上四層為鋼筋混凝土筒體——鋼桁架結構,主要由被提升鋼結構(外圈桁架、內圈桁架、主桁架及桁架上的鋼梁)、4處核心筒、提升支架、提升胎架、地下室結構等組成。
項目通過“地面組裝、整體提升”的施工方式將主桁架、外圈桁架及內圈桁架等鋼結構(總重約8016t)提升至設計標高(實際提升高度約16m)。超大跨度、大懸挑、不規則“回”字形超限結構,重量8016噸,居全國第二,提升難度屬全國之最。
工地現場
由于本工程鋼結構形狀不規則、提升質量大、提升點多,導致結構整體提升難度和風險很大,因此,需要對鋼結構施工安裝的整個過程進行實時監測和反饋預警,以確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科學性。
我公司全程參與了鋼結構重要部位在施工各階段受力狀態的精確監測,并與理論分析結果進行比較,對可能的異常情況進行評估預警,確保施工的安全。
我們在現場
本次項目共使用我公司VWS-10F型表面應變計近五百支、數十臺MCU-32型自動化采集設備及葛南云平臺系統軟件,真正做到了集成一體化服務。
MCU-32系統安裝完成
監測傳感器安裝完成
工程人員通過葛南云平臺實時查看現場數據
工程現場通過葛南云平臺實時查看數據,自動繪表,并且自動推送預警值。在鋼結構提升過程中客戶在控制室快速查詢實時數據并迅速定位到預警值,有效協助整個項目圓滿完成。其監測效果及平臺操作性均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工程實時監測數據
工程報警設置
設備監測(移動端)
實時數據圖表繪制(移動端)
目前,我們的在線監測系統仍持續為南京美術館鋼結構提供不間斷的24小時實時監測,用數據支撐并守護著這座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