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
“加強水庫安全監測體系建設,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推進水庫業務智能應用”是新時期水庫安全監測的重要工作內容。
為了積極響應《“十四五”水庫除險加固的實施方案》提出的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消除大壩安全隱患,加強監測預警設施建設,以縣域為單元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健全長效運行管護機制,切實保障水庫安全運行和長期發揮效益的要求,我司自主研發的“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補足了小型水庫監管短板,促進監測數據多級共享。
“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緊密貼合小型水庫的管理要求進行設計,主要包括:
(1)對水庫各類監測項目數據實時管理,如滲流、滲壓、水位、雨量、視頻監控、GNSS等,各水庫分管部門可遠程訪問,實時查看數據;
(2)兼容各種類型設備數據及歷史數據,實現數據在一個平臺上統一管理,用戶可便捷查看,并進行數據的對比、分析;
(3)結合項目需要,支持本地化部署,可將數據發送到指定的省市級平臺,方便上級管理人員查看和管理,實現數據的互通共享。
系統組網圖
目前,“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已在多個地區成功應用,平臺專業度高、部署靈活,操作方便,是為小型水庫量身打造的安全監測系統,解決了小型水庫管理混亂、數據分散、數據不共享等諸多問題。
小型水庫應用現場
“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集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預警、數據上報、水庫管理于一體,各模塊緊密聯系、高效運行,為項目決策和指揮調度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實現多維度安全監測和項目監管。
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
系統架構圖
近期,我們在隆昌市數十座小型水庫成功應用了“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完善了隆昌市小型水庫的自動化監測建設,應用效果滿足預期。通過“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對隆昌市小型水庫的滲壓、滲流、水位、雨量及外部位移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監測數據實時上傳云端,接入視頻圖像監測,水庫管理處及每個水庫現場人員均可實時查看。平臺展示如下:
數據管理對采集設備采集的各類型數據進行計算、展示,可容納海量數據并發,過濾異常數值,實時顯示特征值。
數據過程線
數據分析滿足了數據對比、浸潤線繪圖、相關性分析、特征值分析等多維度的數據分析需求,浸潤線可自定義壩體形狀,靈活配置滲壓計埋設部位,直觀展示浸潤線走勢。
數據對比
浸潤線觀測
相關性分析
特征值分析
平臺支持多廠家數據源接入,與其它外源數據實現統一化管理。
GNSS數據管理
對接攝像機平臺,打通多平臺壁壘,用戶無需管理多個賬號,通過平臺即可實時查看多個視頻圖像。
視頻圖像查看
測點管理通過智能識別自動配置測點資料,快速形成組網關系,可靈活配置監測項目、監測部位、測站信息、測點分布圖等,多種算法選擇或自定義算法,實現測點的多維度個性化管理。
測點管理
設備管理實現對設備信息、采集策略、設備工況等管理,集成設備交互、配置、升級等各項功能,精細化管理,大大縮短運維時間。
設備管理
設備組網
數據預警可對測點、設備等進行多種類多級別的報警設置,報警數據自動生成歷史報警記錄,通過報警對象、級別、類型等快速查找。
預警策略設置
項目配置實現對項目資源的管理、分配和控制,靈活管理。
公式庫
“小型水庫大壩安全監測及水雨情測報系統”為小型水庫的大壩安全監測和水雨情測報能力給予了有力支持,加強了水庫的安全管理,幫助水庫逐步實現大壩安全監測信息管理一體化、過程自動化、應用智能化、決策科學化,建立完善的自動化安全監測系統,提高水庫通訊能力、預警能力、運維技術、管理手段,充分發揮水庫的綜合工程效益。
我司自主研發的葛南云平臺迄今已榮獲各項軟著等資質證書二十余項,在2019年榮獲“江蘇省五星級上云項目”獎勵。葛南云平臺可為各類監測場景提供專業的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及數據應用服務。目前已成功應用在水庫大壩、尾礦庫、房屋、隧道、油氣管道、人工島、安全殼等多種場景,應用項目超1200個。
我們憑借多年的安全監測經驗積累,依托智能識別、智能診斷、智能混接技術優勢,幫助用戶在短時間內靈活、迅速地搭建安全監測網絡,快速實現精準化、實時化、智能化監測,幫助用戶快速將監測數據進行云端融合,打通數據鏈路,形成上下貫通、實時交互、運行高效的安全監測系統,全面提升工程運行安全風險感知能力。